在临清高速公路王家寨隧道和云临高速大亮山隧道建设现场,只见工人奋战在各自的作业面上,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
临清高速公路王家寨隧道(2023年12月11日摄)。
临清高速公路是云南五大出境通道之一。云临高速公路是云南省“五纵五横一边两环二十联”中长期高速公路规划网第五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沧市西北向对外交通运输主通道和重要的经济干线。
王家寨隧道是临清高速的关键控制性工程,隧道全长8040米,最大埋深约1022米。中铁隧道建设局项目经理刘刚介绍,王家寨隧道临翔端特殊不良地质段长度近2.5公里,以第三系富水弱胶结砂性土夹黏性土为主,地层含水率较高、渗透系数低、饱和度高,水稳定性极差,开挖扰动后易发生液化现象,出现溃砂、流土、突泥涌水等地质病害。“这不仅对我们施工有危害,还会造成地表下沉,对地下水环境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必须采用新的工法把它制止住。”刘刚告诉记者,退水后,隧道施工变得更加艰难。
云临高速大亮山隧道(2023年12月11日摄)。
起于云县西南水磨村附近、顺接凤庆至云县高速公路、终点在内邦村附近的云临高速公路,目前全线仅剩大亮山隧道未贯通。大亮山隧道长10235米,最大埋深1210米,设斜井和通风竖井,该隧道区域内构造断裂带较多,地质复杂,富水性较强,自2018年进场以来已发生多次不良地质灾害。
“我们分三个班组24小时轮换工作,近几个月以来,进口端每月进尺都能够达到120米至130米左右。”大亮山隧道施工员王仕顺说道。出口端则处于艰苦攻坚状态,虽然隧道出口端已掘进3200米,但该段地质为“软岩大变形+高地应力+膨胀岩+富水+岩性接触带+热异常”的综合叠加地质病害段,施工难度及安全风险大。
云临高速大亮山隧道(2023年12月11日摄)。
“目前只能采用反压回填,并在仰拱内和边墙处进行钻心和水压释放。”中铁十五局云临项目总工程师何伊琦介绍道,“为此我们成立了相关攻关课题,并邀请相关院士团队联合攻关,到现场进行松动圈还有围岩地质的再次检测,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步的施工措施。”
目前王家寨隧道左幅剩余196米,右幅270米;大亮山隧道目前左幅剩余2.95千米,右幅3.05千米,两个项目进展顺利、推进有力有序。(李贵典、杨再国、陈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