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假期,许多建设者仍坚守岗位,加紧推进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建设,用实际行动发扬“劳动光荣”精神,他们坚守岗位、奋战施工一线,在劳动中度过假期,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深中通道被称为“世界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超级跨海集群工程之一”,预计今年6月建成通车。目前深中通道的建设进度如何?临近通车,建设者们有哪些感慨?中国之声特别策划《超级工程进行时》今天播出《伶仃洋上的中国奇迹》。
这个五一假期,深中通道的施工现场依然是一片繁忙有序的建设景象,有近千名建设者仍奋战在工程一线。
深中通道一线技术人员、中铁隧道局深中通道S03标工程部副部长 李晨从2018年初到现在,他已经在深中通道项目上工作了6年多的时间,回忆当年初到这里时的情形,他感慨万千。
李晨:当时整个下面是一片大海,也是很壮观,像我也是从北方内陆过来的,从来没见过大海。第一次过来和同事在这聊天,说是要在整个海上填一个35万平方米的东人工岛,而且还要在海上建造一条海底隧道,当时觉得很难实现,感觉是件不可能的一个事情。
李晨正在参与建设的东人工岛东连在建广深沿江高速深圳段侧接线工程,西接项目海底隧道,是实现水下互通的关键。要想填海筑岛,需填筑超过300万立方米的海砂,但项目施工过程远没有想象中的简单。
李晨:我们深中通道东人工岛作为国内首座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受宝安机场航空限高的影响,又临近中华白海豚保护区,还受沿江高速二期立交交叉施工的影响,且因为身处海域深厚淤泥地层,对正在运行的沿江高速一期桥梁位移和沉降的保护要求要控制在5毫米以内,这些施工难度都是比较罕见的。比如,我们东人工岛海域如果直接进行回填的话,会造成大面积的拱淤和翻涌现象,这样可能导致我们桥墩的一个变形。针对这个情况,我们采用一种创新的做法,将沙子填到一个个特制的袋子里,然后把它均匀对称地回填在沿江高速桥四周,以此来有效解决它的偏载问题。
眼下,随着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各项工程建设进入收尾阶段,李晨也有一个新的小心愿。
李晨:我去年也是结婚了,相当于是我见证了深中通道的一个诞生,它也见证了我的一个成长。我想等通车了,一定要带着父母、带着家人一起开车走一下,一起见见我参与建造的深中通道东人工岛。
深中通道全长24公里,是一项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其中,深中通道桥梁部分长约17公里,目前已经完成沥青铺装的中山大桥、伶仃洋大桥等桥面平整开阔,道路交通标志标牌也基本安装完毕。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工程师盛建军:随着精调工作的完成,标志着深中通道桥梁工程基本完工。我们现在站在的是一个拥有多项世界之最的桥面上,我们见证了整个工程的一个建设,也见证了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当车辆驶入双向八车道的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一路平稳顺畅,虽然是海底行驶,但从体验感来说,和路面行驶并没有任何差别。如今这一超大型跨海通道,已见成效,深中通道刷新了多项世界纪录——世界最大海中锚碇、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悬索桥和世界最长最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不断刷新纪录的背后,是技术和装备的不断创新。
就在刚刚过去的4月,随着深中通道建设进度不断加快,一批工程交验的好消息也在不断传出。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副主任 张长亮介绍:在此前一个月,深中通道桥梁工程完成荷载试验,高分通过“体检”,5G通讯网络通过验收,实现海上5G“冲浪”等。
这些成果也意味着深中通道距离具备通车条件不远了。悠悠珠江口,滔滔伶仃洋。当下,深中通道正穿云破海踏浪而出,深中通道通车后,深圳与中山间行车时间将从现在的约两个小时缩短为半个小时。未来,深中通道将与周边路网实现高效衔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运输便利度将极大提升。
张长亮:深中通道计划在今年6月具备通车条件,目前正在进行紧张的收尾工程施工,除了正在进行的灯光安装调试和装饰板安装外,还在进行全桥最后的几道伸缩缝安装和剩余少量的机电设施安装,同时开展机电、通讯设施的全面调试,以及剩余部分的路面铺装作业。深中通道各分部、分项工程随着工程建设进展,还将同步开展工程交验工作,以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确保工程高质量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