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央视新闻】跨越山海—重点交通工程巡礼|宜兴高铁决战“云端百米”与“地下千米”
日期: 2025年10月08日 来源: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浏览量:3次 字号:[ ]

137米高空上的“毫米级”合龙,1256米深地下的“千层饼”岩层,建设者们用智慧和汗水在鄂西群山间凿出一条高铁通途。

在湖北兴山宜兴高铁施工现场,高岚河特大桥137米高的桥墩耸入云端,相当于45层楼的高度,建设者们在这“云端百米”之上进行着高空作业。而在他们脚下,一条全长16.88公里的“地下长城”正在向大山深处延伸。宜兴高铁3标项目具有“高温、高桥墩、高边坡、高瓦斯、高地应力”五高特点。

“第一次上来腿都软,但我们临边安全防护措施很到位,现在已经习惯了,心里很安全。”一位中铁隧道局的施工人员说。

云端筑桥:当时国内在建高铁“第一高桥”

宜兴高铁作为国家重点项目,是打通鄂西交通脉络的关键工程。其控制性工程——高岚河特大桥高达137米,为当时国内在建高铁“第一高桥”,全长1029.8米。

施工面临岩溶地质、超高墩身、大跨度连续梁等一系列难题。“桥墩下面全是溶洞!”中铁隧道局宜兴高铁三工区副经理刘诚介绍。

项目团队引进国际先进跟管钻机,采用袖阀管注浆工艺对溶洞进行精准填充,并通过爬模施工技术完成超高墩施工。合龙过程中,创新运用“换重平衡”技术,确保毫米级线形控制,实现安全、精准合龙。

地下攻坚:16.88公里“地下长城”挑战极限

地上大桥气势如虹,地下工程同样令人震撼。兴山东隧道全长16.88公里,最大埋深1256米,堪称“地下长城”。这里也被称之为“地下迷宫”,因为有12条横通道同步开挖施工,实现长隧短打,极大地提升施工效率。兴山东隧道是宜兴高铁最后一条尚未贯通的隧道,也是宜兴高铁最难攻克的“拦路虎”。

今年夏天,兴山东隧道洞外温度超过40摄氏度,是63年以来宜昌地区的最高温。为改善隧道作业环境,项目部通过多次改造、优化通风体系,同时打造2座冰工厂,每天消耗近100吨冰块,将作业面温度降至30摄氏度左右。

“比高温更可怕的是地质条件,它的最大埋深达1256米,相当于400层楼的压力,岩层中有7条断层破碎带。”中铁隧道局宜兴高铁项目部副总工程师李岩表示。

技术创新:给隧道穿“软猬甲”,装“呼吸机”

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建设团队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你看这岩层,像千层饼一样脆!”李岩介绍,“我们用了‘锚索+钢带牵引’,是目前国内铁路隧道唯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就像给隧道穿‘软猬甲’!”

针对超长隧道通风难题,项目采用巷道式通风措施。同时还要监测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0.3%就必须撤人。但我们用了防爆设备、智能监测,氧气供给,就像给隧道装了‘呼吸机’。”

坚守奉献:建设者无惧“五高”挑战


从137米高空到地下1256米深处,尽管环境艰苦,建设者始终坚守一线。不少工人长期在百米高桥、千米深隧中作业,却无一人退缩。

天上架高桥、地底凿巨龙,建设者们正用智慧和汗水,为鄂西山区编织一条全新的高铁通途。目前,高岚河特大桥已全桥合龙,兴山东隧道累计开挖突破15.3公里,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1%,仅剩1.5公里。

时代价值:助力鄂西交通跨越式发展

宜兴高铁建成后,将极大改善鄂西交通条件。兴山至宜昌车程将从2小时缩短至20分钟,宜昌至重庆可实现3小时内直达。

“在武九公司等单位的共同筹划下,我们加快施工进度,早日建成通车,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铁隧道局宜兴高铁项目部常务副经理程湘波表示。

高岚河特大桥全桥合龙,兴山东隧道完成超91%工程量,标志着宜兴高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宜兴高铁作为打通鄂西交通脉络的关键工程,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建成后,从兴山到宜昌的车程将从2小时缩短至20分钟,从宜昌到重庆也可实现3小时内直达,极大改善鄂西山区交通条件,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