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随着刀盘缓缓转动,由沪杭客专公司建设、中铁隧道局集团施工的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在上海崇明顺利始发,标志着崇太长江隧道全面进入盾构施工阶段,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开启独头掘进穿越长江之旅。
沪杭客专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建中,上海市崇明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峻,江苏省铁路办公室二级巡视员缪玉玲,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伟,以及苏州市交通局等多家单位领导出席了此次活动。
高伟在致辞中表示,在崇明区委区政府、沪杭公司的大力支持和中铁装备的联合筹备下,经过现场建设者两个多月的精心组装调试,今天,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终于迎来了始发的重要时刻。作为隧道专业局和国家队,我们将以数字孪生、数据驱动、智能建造为依托,引领隧道建设新质生产力,把崇太长江隧道打造成为工程建设的新典范、隧道技术的先锋阵地,助力我国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李峻在讲话中强调,崇明广大群众对改善交通出行条件非常期盼。高铁建成通车后,将极大方便区域经济贸易交流往来和群众出行,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将紧紧围绕高铁网络不断完善带来的便利条件,加强区域联动发展和片区综合开发,努力把高铁建设带来的宝贵机遇转化为提升区域发展的有利契机。
缪玉玲在讲话中指出,江苏省积极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牢牢把握高铁通车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坚持把铁路建设作为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点,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铁建设,助力沪渝蓉高铁早日建成通车。
杨建中宣布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始发,与会领导共同推动“领航号”启动杆。
“领航号”超大直径盾构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国之重器,是为穿越长江量身定制的“金刚钻”,直径15.4m,相当于5层楼的高度,主机长约15.8m,总长约128m,总重约4000t,将在深达89m的长江水下独头掘进11.325km,是世界高铁独头掘进距离最长、直径最大、穿越长江水下最深的“钢铁巨龙”。“领航号”配置了隧道智能建造系统,拥有独立思考、智能分析、自主判断的“超级大脑”,搭载智能掘进、智能拼装、超前地质预报、盾尾密封安全预警、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等国内领先的智能创新技术,以“有人值守、无人操作”的方式自主掘进,将引领我国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水平攀升到新的高度。
“领航号”始发后,预计将按照每天10至20米的速度掘进,开始万米长跑,由北向南将穿越万安村、长江刀鲫保护区、主航道等环境敏感区,施工环境、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施工技术等级最高。掘进过程中将挑战超长距离独头掘进、隧道轴线精准控制、同步衬砌等世界级难题,向世界展示中国建造的新质生产力。
隧道建成后,将首次实现高铁穿越长江不减速的壮举,结束崇明岛不通高铁的历史,在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间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对实施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