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历时三年建设,由中铁隧道局参建的本桓高速公路正式通车。作为辽宁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重点工程,本桓高速公路贯穿东北东部城市群,是全省“双核两轴三环六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关键一环。
本桓高速公路全长255千米,总投资264亿元,起于本溪市明山区,主线经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止于辽吉交界挂牌岭,支线向南延伸至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全线以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千米。其中,中铁隧道局承建的本桓高速五工区位于本溪县、桓仁县、宽甸县三县交界,全长24.2千米,包含2座特长隧道、20座桥梁、1处服务区及19.5公里路基,标段内的摩天岭隧道、八里甸子公铁分离式立交为全线控制性工程。
摩天岭隧道全长5625米,是辽宁省最长高速公路隧道。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围岩多变,经常遇到流沙、涌水、岩爆等高风险挑战,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项目部严格遵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提高钻孔质量的同时,创新性采用集团独立研制的新型光爆帽技术进行钻爆开挖,使炮眼残存率达95%,提高光爆成型效果的同时降低了火工品用量,有效控制了项目成本。此外,项目当地冬季时间长、气温低,为保证施工进度与质量,项目部在摩天岭隧道施工现场加装电力热风炮,挂盖门帘,并通过锅炉加热循环水、原料场保温等措施,防止混凝土因低温影响强度。最终,项目部全体建设者攻坚克难,提前一年实现隧道贯通。
八里甸子公铁分离式立交全长840米,转体部分为2×70米T构,是全线跨度最大、施工难度最高的转体桥。项目部高效办结涉铁施工手续,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桥梁转体提前完成,为全线如期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的国家队,项目部全体建设者以节点管控为抓手全力冲刺通车目标,通过每日召开施工生产专项会、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细化节点任务;全体建设者更是连续三年在零下30℃低温条件下进行冬季施工,在极寒中坚守效率与进度。从2022年9月率先进场,到2025年5月八里甸子公铁分离式立交桥成功转体、6月摩天岭特长隧道贯通,再到本桓高速公路全线通车——项目建设者逐个啃下硬骨头,稳步达成每一个关键节点,为全省百姓交上了一份优异答卷。
本桓高速公路的通车将重塑辽东地区交通格局,形成以沈阳为核心的3小时快速交通圈,对推动区域优势资源整合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